马可二(18~22节) 18当下,约翰的门徒和法利赛人禁食。他们来问耶稣说,约翰的门徒和法利赛人的门徒禁食,你的门徒倒不禁食,这是为什么呢?19耶稣对他们说,新郎和陪伴之人同在的时候,陪伴之人岂能禁食呢?新郎还同在,他们不能禁食。20但日子将到,新郎要离开他们,那日他们就要禁食。21没有人把新布缝在旧衣服上。恐怕所补上的新布,带坏了旧衣服,破得就更大了。22也没有人把新酒装在旧皮袋里。恐怕酒把皮袋裂开,酒和皮袋就都坏了。惟把新酒装在新皮袋里
这一段有关禁食的问题,在时间和地点上似乎跟上一段没有直接的联系。禁食这一件事,也显示耶稣和保守派的犹太人在宗教生活和习惯上的分歧。这一种的分歧很自然地加强了法利赛人对耶稣以及他的跟随者的抗拒。摩西在旧约的律法其实并没有明文规定例常禁食的必要。虽然在每年守赎罪日的时候,人们要“刻苦己心”,为的是“要在耶和华面前得以洁净,脱尽一切的罪愆”(利十六29~30)。但是,到了耶稣的时代,禁食已成为犹太人宗教生活很主要的一部分。甚至早期的教会都受其影响。
施洗约翰虽然是耶稣的先锋,是为新的弥赛亚国度开路的,但是,在另一方面,他也是新旧交替之间的人物。他所继承的,基本上还是旧约律法和先知的教训。跟随他的门徒,也是正统的犹太人,在宗教的生活形态上仍然是受犹太教的支配。因此,他们和法利赛的教派一样继续遵守禁食的规条是很自然的。尤其是在“约翰下监以后”(可一14),他的门徒可能觉得更有禁食的必要。因为这是他们这一群人所经历的苦难日子。至于法利赛这一个教派的禁食更不必给予任何解释了。因为他们的禁食是惯常的。路加福音说法利赛人“一个礼拜禁食两次”(十八12)。
经文并没有清楚说明来询问耶稣有关禁食的这些人是谁。他们也许是一批保守派的犹太人,也可能是一群只是为了好奇而提出问题的人。当时在仔细观察耶稣以及门徒一举一动的“耳目”既多又复杂。
耶稣在回答的时候,没有表示反感的态度或带着责备的语气。这一点可能是意味着发问题这些人的动机并不是恶意的。
新郎和陪伴之人同在的时候 耶稣以一个比喻来回答问题。他很明显地把自己比喻作新郎,将门徒看成是陪伴之人。这比喻中的场合似乎是指着一个婚宴。倘若耶稣所指的场合真是一个婚宴的话,那比喻的含义可说是不言而喻了。人在婚宴的时候禁食怎么会合理呢?真正的问题倒是:耶稣为何用这样的一个比喻呢?他为甚么把自己和门徒同在的时候比喻作新郎和陪伴之人同在的时候呢?有不少学者认为这个比喻的后面有着很深奥的弥赛亚或天国的含义。虽然在旧约和犹太教中没有将弥赛亚比喻作新郎的先例,这种比喻在新约中却出现多次。
耶稣自己和早期教会都把他比喻为新郎,又将天国的实现看成是一个大婚宴(太二十二1~14,二十五1~13;约翰三29;林后十一2;弗五22~32;启十九7~9,二十二17)。耶稣用这个比喻的目的毫无疑问是在向众人宣告说,他的来临实际上就是弥赛亚日子或天国在他们中间开始出现的时候。虽然天国的完全实现仍旧是期望中的事。因此,在这样一个应该是欢乐的美好时候,禁食是不合情理的。耶稣接下去说明甚么时候他的门徒应当要禁食。
新郎要离开他们 这句话很明显地是在预言他被害的日子。当这苦难的日子来临的时候,他的门徒要禁食却是合理的。因为禁食的意义不外是为了灵修,圣洁,操练和“苦心刻己”。紧接下来的一个比喻似乎是跟上一段很自然地连接在一起。
正如较后的一些比喻一样,耶稣所有的比喻一般上都是取自日常生活所观察或接触到的一些事物,使到比喻本身可以达到期望的果效。新布不适合缝在旧衣服上,是因为新布在浸水以后常会紧缩起来,因此把旧的破处扯得更大。这也是中文带坏这两个字在翻译原文的时候所要表达的意思。这个比喻结果是说明了新与旧的难合。
这一个新酒和旧皮袋的比喻与前者的意义实际上是一样。有些古卷没有最后这一句加强语气的话。耐人寻味的问题是:所谓新与旧究竟是比喻甚么?新的似乎毫无疑问是指耶稣所代表的一切,即新的生命 。
所谓旧的东西,象征我们的旧人,旧的生命。这里指法利赛人所代表的那一种宗教形态和生活。就禁食的问题不谈,法利赛人在这之前已经最少有两次明显表示他们不能接受耶稣所代表的那一套绝然新的福音。一次是当耶稣向瘫子宣告赦罪权柄的时候,法利赛人立即心中议论耶稣的做法。另一次是法利赛人对耶稣和税吏并罪人一同吃喝所发出的批评。
耶稣所宣告的这一种新的福音,以及这福音所彰显的精神与行动,当然是不可能跟法利赛人那旧的一套东西相合了。倘若耶稣那新的福音勉强地缝在或装在旧的上面或里面的话,最终只会带来更大的破坏。
当耶稣用强调的语气说:惟把新酒装在新皮袋里的时候,他实际上是对法利赛人以及整个犹太教发出一个最大的挑战。因为耶稣在这里公开的表明,他所宣告的福音,并不是缝补旧衣服或旧皮袋这一类不能彻底解决问题关键的陈旧方法,不是对旧生命的一点改进,而是做新人,穿新衣, 开始一个新的生命。